唯一被载入正史的乞丐,人称“千古奇丐”,他到底做了什么|观天下
喜欢的给小编点个赞吧,也可以发表你们的看法哦。
下面文章就要切入正题,小伙伴们你们期待吗?不知道这样说小编会不会挨打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乞丐是指以乞讨为生的人,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,真正的乞丐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生活所迫、走投无路,不得已才乞讨为生,中国古代一些封建王朝甚至将乞丐的管理制度化,也就是将其作为一种职业。
说到职业,那就不能不说这个行业的祖师爷,乞丐一般供奉伍子胥或朱元璋。
伍子胥当年为了躲避楚平王的杀害,流落到吴国苏州,当时他已经身无分文,只好以乞讨过活,乞讨途中结识吴国公子姬光(后来的吴王阖闾),并且被他赏识,委以重任。
至于朱元璋,他在年幼时被送到元觉寺当和尚,但因战乱不断,寺院渐渐连僧众都养活不了,于是遣散寺院僧人,让他们自己去谋生,朱元璋就在遣散人员之列,于是他就开始了乞讨生涯。
无论是伍子胥,还是朱元璋,他们只不过是曾经做过乞丐,后来都功成名就,虽然乞丐供奉他们,但不能说他们的职业是乞丐,因此也就不能说他们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乞丐。
中国历史上唯一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只有一人,此人就是武训。武训其实没有名字,"训"只不过是在他成名之后被朝廷赐予。武训到底做了什么,竟然能够得到朝廷赐名,那就要从他一生坚持的事业说起。
武训(1838-1896)是山东堂邑柳林镇武庄人,家境贫寒,七岁时父亲就去世,只能乞讨养活家人,武训从小没上过学,因此特别羡慕学堂里的学生,小时候他不懂,只是知道羡慕,但到了20岁,他恍然大悟,觉得自己要做些什么。
清朝末年,百姓生活疾苦,能上学的孩子很少,武训整日流浪街头,这一现象他看在眼里,自己没能读书,但他不想别的孩子和自己一样,小小年纪就因为贫苦过上乞讨生活,于是他立志要办学堂。
有人可能会笑武训异想天开,自己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,还管得了别人,但信仰具有无穷的力量,正是因为坚持梦想,武训还真把这事办成了,他除了乞讨,还帮别人干活挣钱,经过30年的努力,终于创办了第一所义学。
武训办学的事迹很快传开,他成了名人,连清廷都被他的善举感动,不仅赐他"乐善好施"牌匾,还赏赐一件黄马褂。尽管身上有了光环,但武训还是坚持乞讨办学,并且陆续又办了两所学校。
1896年,59岁的武训去世,为了表彰他的义举,《清史稿》专门收录了他的事迹,山东当地也为他立传、建祠,武训因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,被誉为"千古奇丐"。